考研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,参加考研复试有什么复习办法?导师和你之间在短短的接触几分钟之内,就要互相选择或者单一选择(有的院校开学之后才是学生选导师),因此需要短期内展示出最完美的一面。所以这7点“忌讳”记得避开~
1、自我介绍平庸
大部分考生面对导师的时候做的自我介绍都是“我叫什么,我来自哪儿,我本科的学校是哪儿,我平常的兴趣喜好是······”一大篇,导师做一天的面试了,最初的几个如此讲还可以,到后面导师都会崩溃的。
自我介绍要直入主题,说我们的学术生涯规划、学术历程等等,最好能把我们的有关的如出色的毕业设计、发表的文章、比赛获奖证书或科研实践成就等展示出来,这时不必讲谦虚,如此只不过给导师更知道你。
2、忽然联系导师
有同学在在复试不久前疯狂打电话给导师,直到导师接通为止。如此是很不礼貌的!联系导师非常重要,但必须要讲究方法办法,譬如:
1.与导师进行邮件联系,要有适合的标题,必要的礼貌用语与言简意赅的文字内容,最后不要忘了我们的简历必须要用附件的形式发送。
2.与导师进行电话联系时必须要提前预约或者提前发短信,得到导师赞同将来在进行交流,千万不要直接打电话或者登门拜访,如此会看上去很不礼貌。
3、复试之前不筹备
考研初试只不过证明了你的学习力没问题,有资格进入复试了而已,没学校是等额复试的,千万不要相信学姐师兄说可以不需要如何筹备复试就考上了这种话。虽然她说没如何筹备,但你永远不了解的是她有什么样的历程和功底。假如你不是天才,筹备充分永远都非常重要。
4、轻视复试
不少考生感觉复试是走过场,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复试差额比率从1:1.2渐渐变成了1:1.5,一些学校甚至变成1:2。永远不要小看复试,复试才是导师真的看到你实力的时候,那5分钟就决定了你是不是可以被录取。
5、回答问题简单暴力
关于这点,历年复试的爆笑例子数不胜数。举几个例子大伙自己看吧!
导师:“你是外语专业的,为何跨专业考研呢?”
考生:“外语专业考研太难了”
导师:“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”
导师:“同学,你为何考教育学呢”
考生:“由于我数学不好,教育学不考数学”
导师:“··········”
导师:“同学,为何考大家学校教育学呢”
考生:“有兴趣”
导师“··········”
6、仪表行为不大方
大部分考生都还沉浸在本科或者高中的行为状况当中,进入考场之后就会天然的表现出对导师的一种敬畏,比较紧急的就会出现一种恐惧。
这就直接致使了在面试的时候抠手指、咬嘴唇、整个人扭扭捏捏,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看上去怯懦。
表现出如此的考生,导师会怀疑,交代给你的任务,你真的可以完成么?或者带你出去参加会议的时候你也如此表现是否有点丢脸呢?
7、初试分数不高就舍弃期望
每年分数线出来将来,那些分数在考试报名院校分数线边缘的考生中,有相当一部分就不报被录取的期望了,开始自暴自弃。
在这里,君君想问问大伙,难道你辛苦了一年真的甘心就这么随便舍弃吗?为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?每年初试成绩倒数,复试过了的考生还少吗?
所以,在你还没走完考研全程的时候不要轻言舍弃。既然有机会进复试,就要像成绩靠前的考生一样认真对待复试,做足筹备,甚至要比那些成绩靠前考生筹备得更充分!由于只有你筹备的更充分你才有机会在面试中超越他们。